顯微鏡用相機:結論和未來發展建議

由 TIS Marketing 於 2016年8月25日 發表。

本篇原稿發佈於 2016 年 1 月的 Mikroskopie,這篇文章是由 J. PiperM. Torzewski撰寫。 原文是由 Ken Liao 分篇翻譯成中文: 1234567891011

結論

從這裡設計的相機得知,製造商已對"萬能相機"這個概念做出重要貢獻。相較於其他操作員在拆解時僅可看到感光元件的相機來說,在此測試的相機是一台完整,且包含透鏡系統、自動對焦和小尺寸孔徑等各類設備的相機。這些零件確保任何偏差數值皆可在深景深和理想焦平面上獲得準確校正。根據我們的測試,這也就為什麼這台相機在搭配不同製造商設計的顯微鏡時,仍可提供有用的影像。製造商提供的目鏡適用於O.D. 30 mm和全校正、中間影像的攝像管。如果中間影像沒有完全校正,就只能碰碰運氣看看剩下的光學誤差是否可以不對影像品質造成巨大的的影響。

相機的普遍應用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即相機不限於與自身目鏡使用,且可與其他顯微鏡的原有目鏡結合使用。如此一來,相機結合原有補償目鏡就可避免未校正的中間影像所存在的問題。

相機的感光元件已證實非常實用,因為其各方面性能都不輸任何顯微鏡製造商所提供較昂貴或較複雜設計的感光元件。

當整個觀測範圍需成像,內附目鏡的邊緣聚焦因無法滿足需求而變成一個缺點。至於那些有完美邊緣對焦的圖像,只需使用觀測區域中間的 2/3 影像即可。其他領先製造商的平面校正、大視野目鏡在與這款相機結合後,也可提供清晰完整的邊緣焦點。

真正的"亮點"是平均和選擇性自動對焦。這項功能可快速且準確地為影像對焦提供重覆精度,使它(依據肉眼觀察)看起來媲美,或甚至優於主視覺焦點。

總之,這款相機提供出色的功能和優異的性價比。

至於錄影功能,如果藉由一般相機或錄影機製作視頻錄像是非常有利,因為即使以全高清錄製彩色影像,都可輕易在螢幕上呈現實時影像,且所需的硬碟空間也較 AVI 格式少。好處是除了顯微鏡外的應用,這款相機還可用於拍出具有很棒景深效果和品質(尤其是特寫)較一般紀錄歸檔照片好的照片。根據我們的測試,相機甚至也證明其自身在一些醫療應用上十分有用,例如快速紀錄傷口和皮膚上的其他變化,或作為牙科相機。

進一步發展的建設性建議

如能將現有Meiji目鏡換成具備更高性能和較小場曲率的目鏡就更加理想。此外,建議準備更多不同或可變(即可調節)直徑的相機管,因為任一圓形攝像管只要安裝上標準螺紋口即可使用。如此一來,用戶不須大費周章調整,只需挑選直徑與他們目鏡/目鏡頭相符的攝像管使用即可。再者,儘管軟體提供用戶大批選項手動調整各類參數,但建議用戶使用完後別忘記滑鼠點擊"reset"功能使軟體參數回到標準默認設置。